RLC 振盪
本程式描述 如下圖:電阻-電容-電感(RLC)串聯線路,
在 交流電源驅動下 的物理情景。(注意:以下是一張圖片)
程式中: 交流電源 峰值固定為 10.0V,電阻值固定為 1.0 kΩ,
你可以 改變 交流電源 的振盪週期 Period (輸入於空格內)
單位可選擇: s , ms (10-3s), us(10-6s), ns(10-9s)
你也可以 改變 電感的數值:於 電感 藍色線圈內 按下滑鼠鍵
按左鍵: 減少數值
按右鍵: 增加數值
數值的改變量 由上方 delta 內容決定:
delta* 0.1 => 改變小數點後一位數值。
delta* 10. => 改變小數點前一位數值。
電容值預設為 100 nF。改變數值方法與上面方式相同。
滑鼠在圖形區域內時, 滑鼠尖端的座標值(時間, 電壓)會顯示在上方。
你可以改變圖形 Y 座標的比例,在圖形左邊邊緣 紅色曲線最高值位置
(10.0V) 附近 按下滑鼠鍵 後 上下拖動滑鼠。
按 Start 後, 中間畫面 將隨時間往左移動。(啟動動畫)
紅色曲線為 電源電壓曲線 |
黃色曲線為 電阻電壓曲線 |
藍色曲線為 電感電壓曲線 |
綠色曲線為 電容電壓曲線 |
另外白色圈圈則 模擬 交流電流 來回流動。運動速度 正比於電流。
動畫進行中, 按下滑鼠鍵 將暫停動畫。
若是按左鍵, 放開時會繼續。
若是按右鍵,則需再按一次才會繼續。讓你能隨時暫停。
Reset 會將參數調回 預設值。
按 Quit 或 關閉視窗 結束程式。
現在你可以 按將會啟動如上圖的視窗,(注意:每按一次將開啟一新視窗)
觀察重點:
1. 電容電壓 與 電感電壓 之間 相位的關係。
2. 電阻電壓 與 電容 或 電感 之間 相位的關係。
3. 電感電壓 與 交流電源 振盪頻率之間的關係。
如何增加 電感上的 電位差。
4. 電容電壓 與 交流電源 振盪頻率之間的關係。
如何增加 電容上的 電位差。
5. 電阻上的電壓 正比於 迴路的總電流。
在什麼情形下 電阻的電壓(迴路電流) 最大?
此時 電感電壓與電容電壓 有什麼特殊關係?
6. 電源電位差 = 電阻電位差 + 電感電位差 + 電容電位差
上圖中 竟然 電感電位差 > 電源電位差 ???
物理說明:
由於是 串聯線路, 因此 有相同的電流 通過 RLC 元件。
若 交流電源電壓為 V = Vo sin(ωt)
假設 所流過 電流 為 I = Io sin(ωt-φ)
其中 φ 為 電壓與電流的 相位差。
也就是電壓與電流的改變 並不同步,
電流較電壓 落後 φ/ω 的時間。
由 克希何夫法則 V = VR + VL + Vc
電流電位差 VR = R * Io sin(ωt-φ)
電感電位差 VL = L dI/dt = ωL * Io cos(ωt-φ)
電容電位差 VC = ∫I dt/C = (-1/ωC) * Io cos(ωt-φ)
所以 V = Io *[ R sin(ωt-φ) + (ωL-1/ωC) cos(ωt-φ) ]
= Io Z sin(ωt-φ+θ)
= Vo sin(ωt)
其中 Z2 = R2 + (ωL-1/ωC)2
所以 φ =θ = tan-1 [(ωL-1/ωC)/ R ]
Io = Vo / Z , 當 Z 有極小值 時 電流迴路 有最大值。
此時: 電感電位差 VR 與 電容電位差 VC 有何特殊關係?
歡迎批評指教!電子郵件 : 請按 hwang@phy03.phy.ntnu.edu.tw
作者: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物理系 黃福坤
最後修訂時間: